脱贫攻坚,见证千年古镇的涅槃重生 - 综合 - 法治天天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综合>正文

脱贫攻坚,见证千年古镇的涅槃重生

来源:中安在线  作者:  2018-12-14 09:23:39

   七十二水归正阳。正阳,又名正阳关,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镇,位于寿县西南部,隔淮河、淠河分别与阜阳市颍上县和六安市霍邱县为邻,辖10个农业村(街道)和2个城市社区,现有人口6.2万人,截止2018年12月,正阳关镇完成1509户,4528人稳定脱贫,三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全镇贫困人口发生率降至1.02%。近年来,正阳关镇党委、政府始终将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致力打赢脱贫攻坚之战。

  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

  谭套村,曾经是正阳关镇基础设施最差、贫困人口最多的建档立卡贫困村,在省致公党委的精准帮扶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镇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谭套村早已今非昔比,于2017年完成出列任务,拟于2019年成为省美丽乡村示范村,今年以来,谭套村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村通工程覆盖全村,文化广场,乡村阅览室等文娱场所相继建设完成,借助“三线三边”、“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等上级任务,进行改水改厕等民生工程,改善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宜人生活环境。

  推进产业发展,促进人民增收

  脱贫攻坚重在产业,成在产业。正阳关镇利用资源优势,创新多种模式、采取多种渠道引导、鼓励有条件的贫困户发展特色种养业,扩大特色产业扶贫覆盖面,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鼓励贫困户自主发展畜禽、水产、大棚蔬菜等。2018年全镇扶贫产业共投入804.06万元,带动624户贫困户脱贫。2018年符合发展产业的脱贫贫困户实现了特色种养产业全覆盖。目前为止,正阳关镇共建设3千瓦独立户用电站107个、户用联建电站1座(30千瓦)、村级电站15座。村级光伏电站涉及全镇十二个村,其中三个重点贫困村2018年新建光伏电站3座(两座56千瓦一座70千瓦),全镇光伏电站总投资834.19万元。产生的收益主要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设立公益性岗位、救助特困户等,立足促进人民增收。

  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旅游产业

  如今热闹非凡的正阳关镇,依然可见昔日古镇的辉煌,而正阳关镇的传统文化也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正阳关人。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阳肘阁,让世人感叹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安徽省历史文化明镇”,同治六年建设的古城楼,保存完好的古街道,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观光旅游。镇党委政府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扶贫工作与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相结合,投入资金对古城楼和古街道的修缮与维修,加大对正阳肘阁等非物质文化的弘扬与宣传,采取公益性岗位等措施招纳贫困户对古城遗址环境卫生的打扫保洁,让贫困户劳有所得;联系教育部门,加强对中小学学生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从小培养孩子的传统文化认同感;加强媒体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古镇,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

  咬住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扶贫之路长路漫漫,正阳关镇将会持之以恒的做好扶贫工作,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刻把百姓的冷暖记于心中,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交一份满意的答卷;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脱贫攻坚之战绝非一帆风顺,正阳关镇将不畏艰难险阻,紧紧围绕“人脱贫、村出列”目标任务,紧盯“一达线、两不愁、三保障”指标,强力推动“十大工程”措施落地开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沉睡了千年的正阳古镇已经苏醒,正昂首阔步的走在建设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上。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