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固区多措并举推动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西固区牢固树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发展理念,以为群众提供高品质的中医药医疗服务为导向,着力构建有利于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区中医药事业驶入了振兴发展的“快车道”。
以政府为主导,统筹推动中医药发展环境更优。优化政策支持,将中医药工作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制定了《西固区“十四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纲领性文件,明确了优先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导向;建立区政府主导、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中医药工作领导机构,以创建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示范区为抓手,构建全区中医药发展“一盘棋”的工作体系。强化阵地建设,累计投入2.5亿元,新建19500平方米的区中医院综合大楼,建成6300平方米的中医药特色康复医疗分院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中医馆全覆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全部设立中医阁,先锋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着力打造中医旗舰馆,中医药医疗服务网络全面建成。突出人才支撑,启动“四个一批”人才引进培育机制,通过引进一批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药人才,选派一批参加省市级骨干医师培训,邀请一批名老中医定期坐诊等不同形式,切实建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全区中医类别医师达到265人,超过执业医师总数的五分之一,各级医疗卫生机构100%能够开展中医药服务。提高村医待遇,坚持将村医作为中医人才重点培养对象,全方位健全完善乡村“一体化”管理机制,将符合条件的村医全部纳入编制管理,在全省率先建立村医政府补助金制度,区财政每年投入200余万元,对全区78名乡村医生全部购买“五金”、每月补助1620元,人均月收入达到3200元以上。
以发挥特色为先,全面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更强。组建中医特色紧密型医共体,由区中医医院牵头,吸纳5家乡镇(街道)卫生院、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上下互通、服务统一的医疗服务模式,医共体单位服务人口达18.3万人。切实发挥区中医医院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心作用,累计开展中医特色培训1600余人次,有力推动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区域内中医药服务同质化初步实现。突出中医类重点专科建设,区级医疗机构先后建成市级重点中医专科2个、甘肃省县级医疗重点中医学科2个,正在打造省级中医专科1个、市级中医专科1个、区级中医重点专科5个,从组织管理、人才建设、医疗质量、科研能力、新技术新业务开展等方面规范提升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示范引领全区中医医疗质量持续提升。深化拓展联合办医路径,区人民医院以托管形式加入兰大二院医疗集团,区中医医院加入省中医院医联体,原兰州铝厂医院整体加入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设立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西固分院,3所医院发展先后纳入省级医疗集团发展战略规划,每周到西固各院定期坐诊中医专家达32名。加强中医名师传承,启动“国医名师西固行”活动,聘请4名国家级、省级名中医定期驻区坐诊,帮带西固区骨干中医医师能力提升。在全区广泛开展中医“名师带徒”活动,19位名老中医与47名基层医务人员确立师承关系。广泛开展各级“名中医”评选活动,鼓励和支持名老中医在乡村开办中医诊所,推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
以创新开拓为基,不断推动中医药发展领域更广。构建治未病服务体系,将中医治未病健康服务融入临床诊疗、公卫服务、康复保健、健康教育等各个领域和环节,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季节,定期开展中医义诊和中医药防病治病咨询服务活动,真正使传统中医药在健康促进中发挥独特作用。疫情期间,熬制并配发“甘肃方剂”43万剂次,在防治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普及中医药保健教育,通过开展“健康沙龙”“健康大讲堂”“健康促进周周行”“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操现场教学”,推动中医药健康服务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编印发放《中医适宜技术进家庭系列读物》6种3.8万余册,编印发放中医药健康处方44种,面对面向广大城乡居民推广普及中医药养生知识、传授中医养生保健技术,群众健康素养极大提升。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大力发展优势中药材人工种植,实现百合留床面积6843余亩、红枣种植面积500余亩、贝母种植面积50余亩。依托金城公园、关山、河口古镇、达川三江口等风景旅游区,谋划建设融养生、休闲、保健于一体的中医药生态保健旅游项目,拓展中医药产业发展空间。
据悉,西固区先后被命名为“全省中医药工作先进区”“全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中医医院,辖区40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先后创建为省、市级中医药特色服务示范单位,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健康保证。
西固区将积极抢抓中医药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机遇,精准对接群众健康期盼,积极搭建高质量中医药服务平台,健全完善中医药新型健康服务体系,广泛传播大健康理念,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不断激发和释放中医药发展潜能,加快实现中医药健康事业和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努力为“健康西固”建设提供行之有效的“中医方案”。
编辑:ym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