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考古七十周年特展在仑揭幕
9月12日,宁波考古70周年(1955—2025)特展——“从远古渔村到国际港城:宁波考古里的海洋基因”在中国港口博物馆开幕,呈现宁波“探海”“拓海”“兴海”传奇,展现8000年中华海洋文明。
自1955年考古工作拉开序幕以来,宁波考古事业已走过70年。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宁波地区已相继开展了近3000项水陆考古调查勘探项目,出土或出水了数十万件(套)文物标本。
其中,河姆渡、田螺山、井头山、施岙古稻田、上林湖越窑、“小白礁Ⅰ号”沉船遗址等重大考古发现更是享誉海内外。
本次特展撷取宁波水陆考古发现里的海洋元素,呈现宁波先民向海图强,从远古时期的滨海渔村到东海之滨的国际港城、从转运南北的内河水网到扬帆域外的海上丝路的海洋文明篇章。
这些水陆考古成果,精准还原了8000年宁波地域文明、中国海洋文明和2500年港城互生共荣的历史图景,也逐步勾勒出宁波先民从依靠、适应海洋,到探索、利用海洋,再到开发、经略海洋的瑰丽长卷。
“探海”部分聚焦8300年前的井头山遗址等史前遗存,展出木桨、陶舟、捕鱼工具及中国最早的海盐生产遗迹,再现宁波先民认知和利用海洋的最早实践。
“拓海”单元通过句章古港、青铜鱼钩及汉晋时期海货贸易文物,展现宁波逐渐发展成为东南沿海重要港城的过程,凸显古代港口的军事与贸易双重功能。
“兴海”部分则通过越窑青瓷、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器物及各时期沉船出水文物,呈现唐宋以来宁波作为海上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繁荣景象,展示其联通中外、文明互鉴的深远影响。
本次展览不仅展出众多重磅考古实物,还采用场景复原、智慧导览和虚拟博物馆等技术手段,为观众带来沉浸式观展体验;在展览场馆内设置了盖章打卡、趣味游戏等板块,增添趣味性和参与性。
“从远古渔村到国际港城:宁波考古里的海洋基因”特展免费向公众开放,展期将持续至2025年12月14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系列专家讲座和青少年社教活动,进一步推动考古成果走向大众。(记者 周佳贝 包晔 通讯员 赵锡)
编辑:bj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