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多省区打擂“花儿会”:“草根文化”焕发新时尚 - 文化 - 法治天天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化>正文

中国西北多省区打擂“花儿会”:“草根文化”焕发新时尚

来源:东乡县人民政府网站  作者:  2023-06-27 08:59:57

“2023中国花儿大会”暨“花儿临夏·在河之州”第二届文化旅游节13日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松鸣岩景区开幕,来自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的40余名花儿歌手,结合各地文化民俗特色,用高亢缠绵的唱腔将这一始于田园的“草根文化”,演绎得时尚感满满。

“由民间老百姓自发组织的花儿会,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每年有几十万人即兴对歌,我估计今年人会更多。”受邀参会的西北民谣代表性音乐人张尕怂通过微博表示,今年松鸣岩花儿会连续三天不要门票,沿途买一份手抓羊肉,向丛林深处边走边听,看到满山遍野都是民众唱歌,就到达了“花儿”的海洋。

“花儿”被称为“大西北之魂”,发源于“中国花儿之乡”临夏(古称“河州”),流行于甘、青、宁、新四省(区),传唱于汉、回、藏、东乡、土、撒拉、保安、裕固等多个民族,文化积淀深厚、词曲内容丰富、演唱风格独特,是西北地区代表性民歌,也是中国多个民族共有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2006年5月,“花儿”作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的原生态民间艺术经典样式之一,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9月,“花儿”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人类共享的民间文化代表作。

中共临夏州委书记郭鹤立介绍说,“花儿”不仅有绚丽多彩的音乐形象,还有丰富的文学内容,反映着生活、爱情、时政、劳动等内容。由不同民族创作的曲令,虽然唱调音速不同,但都呈现出唱词的汉语方言性、曲调音律的民族性和演唱风格的特色性,形成了“汉语”“回调”“藏风”等特点。

郭鹤立表示,近年来,临夏州依托“花儿”资源禀赋,深度挖掘花儿文化内涵,培育打造花儿文化产业,实施临夏花儿历史博览传承中心、花儿剧院等项目,创办《中国花儿》杂志,培养花儿非遗传承人,举办高水平花儿学术研讨会和花儿歌手大奖赛,有力助推了花儿文化的传承创新、发扬光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编辑:ym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