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VS伤眼作业APP是蛋糕还是鸡肋? - 生活 - 法治天天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正文

有趣VS伤眼作业APP是蛋糕还是鸡肋?

来源:东南快报  作者:  2018-11-02 08:53:29

沙龙现场

  □林奇

  “妈妈,手机给我写作业。”瑶瑶是一名小学生,老师布置了不少APP作业。这让瑶瑶妈很纠结,孩子很喜欢做APP作业,可是一做就是半小时,长期下来会不会近视?类似这样担忧的家长不在少数。在信息化时代,居高不下的近视率,让家长们对互联网+教育谈及色变。近日,一场题为“信息化时代如何平衡孩子学习与视力健康”的研讨会在福州召开,教育界学者、专家、家长等相关人员就信息化时代青少年学习与视力健康的话题展开讨论。

  观点PK是鸡肋还是神器,作业和视力可以兼得?

  如今,“互联网+”风潮正逐渐转入学生课堂内外,手机平板代替作业本,小学生用APP写作业的现象开始成为常态。一项线下调查显示,有过半的学生在APP上写过作业。

  一位家长表示,现在有不少作业需要通过APP完成,还有现在网络上很流行每天英语打卡,孩子觉得很有趣,也很喜欢用APP完成作业。有时候在APP上一写作业就是半小时,还有现在不少网络直播课,孩子每天在电脑前待的时间应该平均在一个半小时甚至更多。

  与担忧的家长相比,也有不少家长持赞成态度。一位家长说,比如英语,不一定每个家长都是英语专业毕业,如果家长发音不标准会误导孩子。还有现在网络上很流行每天打卡,让孩子学习后每天发朋友圈点赞,孩子很愿意去坚持。

  另一位家长表示,自己和爱人都比较忙,很多时候没办法检查孩子作业,老师推荐的一款“批改作业”APP,就能解决很多苦恼。现在,孩子晚上睡觉前自己用APP念英语,然后从字母的发音到自然拼读,都能很自觉地学习。

  山东省肥城市王瓜店镇中心小学校长张益强则认为“智慧课堂”将学生学习行为、老师教学内容、学生分组情况录入系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效率,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电子作业”的趣味模式、多样内容让孩子们爱上做作业,敢于开口讲英语。

  一位一线老师表示,也接到过学生家长担忧的反馈,但信息化教育APP上丰富先进的教育资源对教学工作有极大的帮助,放弃使用不太现实。为了平衡矛盾,她采取少量多次布置“电子作业”、及时跟家长同步作业量的方法。

  合理控制使用时间,信息化学习和视力健康可两全

  圆桌讨论中,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晓辉表示:“用眼距离、姿势、习惯、时间,都是导致近视很重要的原因,而手机、电脑的辐射其实很少,从专业角度来讲可以忽略不计,主要还是控制使用时间,以及用眼习惯。如果能够把握好科学的用眼习惯,信息化学习与视力健康之间可以得到很好的平衡,让教育和视力都能得到很好的结果。”——王晓辉

  信息化教育和视力健康不是单选题

  而一直关注信息化教育领域的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教授则表示,技术的发展对于孩子的个性化学习是有帮助的,差异化教育很大程度上能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至于孩子的视力健康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关键点不在于信息化教育,而在于控制孩子使用手机时长和加强户外运动。家长在孩子使用电子产品时要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引导,防止孩子沉溺网络。

  在专家学者们看来,信息化教育VS视力健康从来不是道选择题,而是伪命题。                         ——熊丙奇

  错的不是方式,是孩子的用眼习惯

  张益强校长调侃道:“在座好几位老师教授都是近视眼,那是因为APP吗?不是。因为有电脑设备吗?没有。”错的不是学习方式,而是孩子的用眼习惯。张校长提出,关注孩子的用眼健康,家长、老师责无旁贷。尤其是家长要参与进来,不能放纵孩子,只要双管齐下,预防近视绝对可控。——张益强

  近视的根源不单是电子产品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提到,从目前的调查发现:电子产品的使用跟高比例近视并没有实证关系,近视的根源在于近距离阅读时间过长,不局限于纸质还是电子产品,所以防控近视还是要从增加户外运动、减轻学习压力入手。学校要优化安全管理、评级评价体系,让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去户外运动、望远、放松眼睛。而家长也不能只一味督促孩子赶紧努力多看书而疏忽用眼健康,毕竟视力受到损害是影响一生的问题。他以加拿大的“家庭监护”和“习惯培养”为例,号召家长要监督孩子对手机的合理使用,不能用手机、游戏来打发孩子,陪伴教育比什么都重要。     ——储朝晖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