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企创新力:向“高”而攀 迎“新”而行
前几日,在宁波举行的第十五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上,宁波高盛电气有限公司展示了一系列智能配电设备。这些产品融合了先进的AI技术,能够实现智能化的电力分配与管理,有效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尤其是其智能断路器产品,具备故障自动检测与隔离功能,可在毫秒级时间内切断故障电路,极大提高了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在鄞州这片创新热土上,高盛电气作为创新主体的代表企业,以加速发展的姿态交出亮眼答卷,更多地参与到了重要领域核心技术攻关中。
企业是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近年来,鄞州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鼓励企业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研发活动,进一步激发向“新”提“质”的动力,为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不少企业也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唯有持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才能抢占发展先机。
在鄞州,不少规模不大的企业同样是创新主体。这些企业往往“小而专”“专而尖”,虽是“小块头”却有“大能量”,往往在某个细分领域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掌握着独门绝技,蕴藏着不可小觑的创新活力。
像宁波中科远东催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企业规模不大,技术含量却不低。十多年来,中科远东陆续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等科研机构、天津大学等高校及相关企业开展合作攻关。经过多年努力,该公司成功研发出一系列高性能的乙二醇催化剂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内蒙古、陕西等地的大型乙二醇装置,突破我国合成气制乙二醇大规模产业化的“卡脖子”问题。近日,一场乙二醇行业工艺技术及催化剂现场技术交流活动在内蒙古举行。山东华鲁恒升集团原副总工程师高岚说:“中科远东的催化剂在装置中使用寿命长,反应温度梯度、循环气量稳定。”
近年来,我区持续挖存量、引增量,通过孵化器孵化一批、高新企业派生一批、科技人员领办创办一批、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一批的“四个一批”路径,打造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并积极鼓励各镇(街道、园区)大力推进特色科技园、小微企业园和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加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引进培育力度,全力打造科技企业梯队培育体系。
我区注重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之星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雁阵梯队发展格局,推动科技企业增量提质。近年来,企业这一创新主体是我区最大的资源禀赋,高新技术企业从2017年的250家跃升至2024年的1340家,“十四五”期间净增695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从2017年的2207家增至2024年的超4000家,“十四五”期间净增767家,两者数量均居全市首位。
同时,鄞州聚焦“行业头部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研发载体,全区省级以上研发机构由2017年的81家上升至2024年的214家,其中,“十四五”以来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重点研究院1家、省级研发中心59家。
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浪潮,鄞州企业正开辟创新“第二曲线”。年初以来,不少企业积极布局新赛道、新产业,彰显其在推动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中的重要作用。例如,宁波圣龙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开辟新的赛道,加大在低空经济领域的投入力度,已获得“小鹏汇天”飞行汽车分合动作器确认定点,并逐步推动量产。
业内专家表示,让更多中小企业成为创新主体,才能迸发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在各项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期望广大中小企业坚守主业,增强“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抢抓机遇、大胆创新,打开增长新空间,增强发展新优势,实现更高能级跃迁。
编辑:bj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