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部门协作高效修复企业信用 - 商业 - 法治天天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业>正文

跨部门协作高效修复企业信用

来源:  作者:  2025-09-16 10:28:18

  “谢谢你们,手把手指导我们进行信用修复。”宁波康锐达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胡先生说。

  日前,在区发改局工作人员的在线指导下,该企业在一天之内成功提交了17条行政处罚信息的信用修复申请,最终实现信用“清零”,重塑企业信誉。

  信用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石,更是市场经济良好运行的保障。然而,一旦企业多次受到行政处罚,形成失信记录,将在参与招投标、申请银行贷款、享受政策补贴等多个核心经营环节中处处受限,存在一定发展难题。

  为解决这类企业的现实困境,自今年6月中旬起,区发改局建立常态化信用修复机制,切实帮助企业卸下“失信包袱”,助力其重返良性发展轨道。

  高频失信企业,是指近三年内受到10次以上行政处罚,且相关失信信息仍在“信用中国”网站公示的市场主体。它们不仅面临多重经营限制,更因信誉受损而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对此,区发改局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住建局等多家执法部门,主动摸排、精准识别,最终锁定134家符合信用修复条件的企业,开展“一对一”信用修复帮扶。截至9月初,已累计帮助96家企业成功完成信用修复、退出高频失信名单,退出率高达71.6%,退出企业数量及退出率均位居宁波市前列。

  该工作的高效开展,离不开跨部门的协同机制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

  在线上,区发改局精心编制《高频失信企业信用修复手册》,清晰梳理在线修复流程,企业只需“按图索骥”,就可在“信用中国”平台提交申请,真正实现信用修复“一网通办”。

  而面对部分企业遗失缴款凭证、证明材料不全等实际困难,工作人员主动协调区交通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出具相关材料,为企业补齐申请条件。不少物流企业正是因为这类“额外”的帮助,才能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修复,真正体现出“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腿”的服务理念。

  线下服务同样畅通无阻。北仑在各服务站点安排专员负责信用修复工作,通过电话预约、材料预审等方式,为上门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截至目前,通过线下办理途径,北仑已累计为企业修复行政处罚信息超过700条,切实缓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记者 毛飞英 通讯员 张协宸)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编辑:bj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