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变“黄金” 临泽沙产业发展加速推进
这几天,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的临泽县板桥镇红桥庄园5000亩酿酒葡萄标准化种植基地内,工人们正忙着绑蔓、修枝、打杈等夏季管护工作。
曾经“风起沙石扬,埋地又压房”,是当地群众深受沙尘侵袭的真实写照。十多年来,在全县干部群众一轮又一轮的防沙治沙和造林绿化下,如今各类特色林果挂满枝头,沙地成了‘聚宝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在红桥酒庄务工的当地村民李杰对比今昔,意犹未尽。
“十多年前,这里就只能放羊,而且开春后这边一刮风就起了沙尘暴,出门人眼睛都睁不开,经过近几年的治理,栽种葡萄、枣树一类的沙生经济作物,现在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了,同时荒滩变绿地,周边林果农业旅游业也都发展了起来,我们在这边务工增加了不少收入。”板桥镇古城村八社村民李杰感慨道。
位于临泽县板桥镇荒漠区的红桥葡萄庄园是河西走廊沙产业基地中的优秀代表。红桥葡萄庄园以酿酒葡萄产业发展为主线,定植贵人香、赤霞珠、梅鹿辄、马瑟兰、北冰红等酿酒葡萄苗木82.56万株。酒庄自2016年年底投入生产后,先后开发出的干红、半干红、冰白等5个系列15种产品已进入市场。
在建设过程中,红桥葡萄庄园积极拓展复合型沙产业新业态,延伸葡萄产业链,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很好地解决了农业分散经营集约化、规模化水平偏低问题。辐射带动黑河北岸、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风沙带前沿荒漠区9个村、4个专业合作社、800多户群众发展葡萄11650亩,构建以规模化葡萄种植基地、生态化葡萄长廊、高端化葡萄休闲度假、主题化葡萄酒庄为亮点的黑河北岸独具特色的葡萄旅游文化长廊。
“通过这几年我们葡萄包括红枣的种植,也改善了当地的自然环境和气候,带动了周边老百姓的就业和经济收入。”甘肃红桥庄园葡萄酒有限公司董事长贾进说。
多年来,临泽县围绕“增资源、增活力、增效益”和“绿起来、活起来、富起来”,动员和引导干部职工及广大群众充分发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锲而不舍,团结协作的治沙精神,从治沙材料选择、苗木培育、模式探索、经验总结、技术推广、设备改进等方面入手,科学组织,扎实工作,为筑牢临泽北部生态安全屏障、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郭浩 李伟丽)
编辑:ym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