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获评2018年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为加快推进 “四好农村路”建设,青阳县精心组织,严把质量关,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2月25日,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安徽省扶贫办联合下发《关于公布2018年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的通知》,青阳县获评2018年安徽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一是建好农村路。充分利用乡村布点建设规划,并利用省厅近年来建设的全省公路数据库,按照“一步规划,分步实施”及“优先发展,适度超前”的原则。先后制定《青阳县 “十二五”农村公路建设规划》《青阳县“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及《青阳县“十二五”农村客运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结合交通部、省交通厅出台的农村公路建设技术标准,遵循“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突出重点、讲求效益”的原则,严把农村公路建设设计关。从选择资质高、信誉好的设计单位入手、对老路改造项目按照“充分利用老路,线形基本不变局部加宽改造,提高路面等级,完善排水设施”的原则进行施工图纸设计和方案设计,并邀请或委托专家组深入实地审查,优化设计方案,提高前期工作质量,保障了县乡道改造实施工程顺利进行。加大资金投入,近年来,共累计争取上级补助资金2.5亿余元。2016年-2018年农村畅通工程县财政配套资金7024.3万元减小资金压力,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筹措资金共211.39万元,从而保证了公路民生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二是管好农村路。在质量监管上下功夫,坚持“百年大计,质量为本”的原则,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着力建优质工程、创精品工程。严格遵循基本建设程序,实行“四制”。严格实行招投标制、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建立完善“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业主管理”四级质量保证体系引入第三方检测制度。委托市交通工程质量检测公司负责施工过程检测及交竣工验收检测工作,严把施工工序关和验收关。积极聘请农村公路建设项目所在行政村的老党员、老干部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义务监督员,设立工程建设质量举报电话,加强工程质量监督。在公路养护上下功夫。公路设施三分在建,七分靠养。施工完成后积极开展水泥路面的养生工作,加强对施工方养生工作的巡视力度,保证公路质量。加强公路日常维护,一方面要对公路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对于有安全隐患的路段进行修补;另一方面要完善农村公路标志标线、护栏等安全保障设施。
三是养好农村路。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文件精神,及时提请县政府出台《青阳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及《青阳县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考核办法》,明确县道管理养护工作由县农村管理机构负责,乡村道管理养护工作由县农村管理机构负责,乡村道路管理养护职责。加大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养护资金筹措力度。提请县政府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积极协调各乡镇落实农村公路养护配套资金。扎实开展县道日常养护工作。成立日常养护巡查组,每月进行综合考评,奖惩兑现。强化乡村道管护巡查考核。督促各乡镇农村公路管理站加强乡村公路养护工作。强化检查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管理资金拨付挂钩。加强县乡公路绿化工作。县道已绿化里程130.7公里(接养里程136.7公里),绿化率已达到95%。
四是运营好农村路。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的运行能力,对农村公路的每座桥梁进行GPS坐标定位、主要结构尺寸复测、病害详细检测和调查等外业工作,然后根据外业数据资料,对桥梁基本信息进行了整理,实行一桥一档、一评定一报告,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建议改造方案。扎实开展“农村道路畅通”回头看工作,完善农村道路畅通工程附属配套工程路肩陪护、标志标牌及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建设。同时组织实施完成县道杜衡路、蓉十路安保工程建设农村公路能力进一步提升。畅通农村运输网路,全县110个行政村全部通油路且通车,做到路通客车通,农村公路通车率100%,并开通了青阳至丁桥、朱备、酉华、陵阳、杜村的农村公交路线,农村客运班线全部实现公交化,基本形成城乡联网,辐射周边的良好运输市场格局。农村公路的四通八达,直接提升了农业生产的运营能力,方便全县人民群众出行。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