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五举措”提升民生工程建设质量
为了提升民生工程建设质量,青阳县采取“五举措”加强民生工程建设,确保民生工程发挥实效。
一是完善民生工程机制。继续坚持定期会商工作机制,制定《青阳县民生工程考评制度》,根据每月督查情况用切实有效的奖惩措施和手段,所有项目按月报送进展情况及资金拨付表,工程类项目选址后要制作项目分布图,项目开工建设后,要分月提供同参照物、同角度的工程进展图片,同时采取公布清单、完工销号、约谈通报等方式,督促各部门对标看齐,确保生工民程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二是保障民生工程资金。首先调整预算关,坚持将民生工程预算同综合预算同步编制,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民生工程项目的配套资金足额列入年度财政预算,对新增和提标扩面的民生工程项目,采取预留和调整结构的办法统筹安排项目资金,足额保障民生资金,确保各项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其次畅通拨付关,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对已到位的上级资金,坚持随时申请、随时拨付;对尚未到位的上级资金,能先行垫付就先行垫付,确保资金快速到位,不断提高财政资金运行绩效。最后严控支出关。认真落实上级关于民生工程资金管理工作要求,实行专账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格各项民生工程资金支出前,严格复核,确保“零失误”,杜绝挤占、挪用、腐败等违规违纪现象发生,确保民生工程资金安全,保障民生工程资金用到实处。截止11月底,33项民生工程预算投入资金4.58亿元,其中县级配套资金6179万元。目前已拨付资金4.66亿元,资金拨付率102%。
三是加强民生工程后期管养。根据省市民生工程后期管养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加大调研力度,结合实际,制定并出台了民生工程后期管养实施办法。各工程类项目根据各自管养的不同情况,分别出台项目后期管养工作制度,先后研究出台了《青阳县中小学(幼儿园)校舍管理养护办法》《青阳县城市老旧小区建后管养办法》等23个管养办法,细化和完善了后期管养政策体系,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按照“事权一致、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并按不同类型的项目,确立后期管护的具体责任主体和主体责任主体的“双重责任管理制”。
四是扎实开展“回头看”工作。10月底,《关于认真开展民生工程“回头看”通知》,要求县直各牵头单位积极做好“回头看”工作,明确“回头看”内容、时间。明确“回头看”的工作形式。各牵头单位对工程类项目进展情况和补助类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自查自纠,由县督办室、县督查室县民生办组成“回头看”领导小组、县督查组随机抽取各类项目进行督查,确保全县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一项一督查,对准目标找准差距,督促整改落实,针对“回头看”活动中梳理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立行立改,并把“回头看”结果纳入民生工程目标管理考核。
五是严格民生工程信息公开。按照“谁牵头、谁负责、谁公开”的原则,推进民生工程政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和结果公开。各县直牵头单位和乡镇政府成立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各部门、村主要负责人具体抓,确保民生工程信息公开工作取得实效。实行“线上+线下”、“网上+墙上”全方位公开模式,充分发挥网络、公开栏、电子显示屏、广播在信息公开中的作用,将其作为及时、全面、准确公开民生工程信息的重要载体,今年全县民生工程信息在发布千余条,民生各项专题活动开展近百场,大大提升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度和满意度。各单位、各乡镇主要负责人民生工程信息公开工作责任,明确公开工作的总体要求、公开范围、公开内容、公开程序、公开形式和公开责任,大力推进民生工程信息公开工作。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