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深入推进“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新模式
青阳县依托本地农业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充分挖掘产业扶贫潜力,深入实施各类园区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合作社带动、能人大户带动和贫困户自种自养的“四带一自”产业扶贫模式,着力推进“茶叶+扶贫”“果蔬+扶贫”“龙虾+扶贫”“黄精+扶贫”等特色产业扶贫模式。截止3月底,共组织19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3997户贫困户发展产业,占贫困户总数4884户的81.8%。
一是园区带动。出台了茶叶扶贫优惠政策,对贫困户现有茶园每亩补助管护资金200元,新发展茶园每亩补助500元。对人均种植茶叶达0.8亩以上的贫困户,每户再奖补500元。为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资金短缺问题,为11户贫困户提供了扶贫小额信贷32万元,县财政按贫困户的贷款额度的6%给予贴息。大力组织青阳县灵山茶叶专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业主体帮扶带动贫困户发展茶产业。
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庙前镇双石村、庙前村、三义村大力发展“果蔬+扶贫”模式。2016年,通过招商引资,成功引进安徽侬护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落户于双石村。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果蔬种植及相关农产品加工、销售,主要种植白甜瓜,拥有“九华白”、“侬本庄园”两个注册商标。白甜瓜产业基地现已发展538亩,通过土地流转、劳务用工等方式,共带动49户贫困户增收,每年增加庙前村集体收入2万元、三义村村集体收入3万元。
三农民合作社带动。青阳县振东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被批准为安徽省“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九华黄精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该合作社积极与酉华镇乐元村结对共建,大力实施“黄精+扶贫”模式。为有意愿流转土地的贫困户提供合作便利,在中药材产业基地扩张上优先租赁贫困户的田地,共流转贫困户9户、19.29亩土地,贫困户每年共得到流转费5787元。为发展壮大黄精产业,助力脱贫攻坚,青阳县于2016年出台了《青阳县九华黄精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补助办法》,每年设立九华黄精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重点用于扶持九华黄精种苗基地建设以及扩大九华黄精种植规模等。
四是能人大户带动。丁桥镇陶爱霞,利用自身掌握的种植技术在丁桥镇狮山村、洛家潭村流转荒地、林地,专门种植榉树、朴树、女贞、香樟等多种绿化用苗木,现有苗木种植面积800亩。该同志积极响应国家扶贫号召,通过土地流转带动、务工带动、抱团发展带动、帮助贫困户发展苗木带动等形式共带动贫困户99户。
五是贫困户自种自养。虾稻连作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蓉城镇、新河镇等适渔稻田大力实施“龙虾+扶贫”模式。申报实施了省级农业财政稻渔综合种养示范项目,对发展稻虾连作贫困户和面积达到100亩以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项目资金扶持。出台了扶持政策,对发展稻虾连作的贫困户,每亩补助1200元,达4亩以上的每户再奖补500元,并对带动贫困户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带动数量进行奖补,每带动一户贫困户奖补1000元。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