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酉华镇:把桑苗打造成了扶贫的“摇钱树”
近日,久雨初晴,春寒料峭,酉华镇宋冲村蚕桑一体化养殖基地呈现一片忙碌的景象:12万株桑苗已调运到位,正在修剪培养,近日开始栽植;二期流转的160亩桑苗种植园里机器轰鸣,拖拉机正在抓住晴好天气,抓紧起垄排水;养殖大棚里正在进行消毒通风,准备迎接60张蚕宝宝的到来……为了将扶贫项目高质量的实施,酉华镇宋冲村和三方丝绸公司抓住时令的重要节点,提前谋划、统筹兼顾,克服春节期间物流不畅、开年雨水偏多、劳动力不足等不利因素,抓紧时间赶进度,努力实现扶贫项目早日投产见实效。

宋冲村位于青阳县东南部,解放战争时期曾是“泾、青、南”县委旧址,是红色革命老区,同时也是全县18个贫困村之一,2018年顺利实现村出列。目前全村有贫困人口45户98人,已脱贫40户85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以下,农民人均纯收入显著提升,脱贫攻坚进入新阶段。
昔日的宋冲村,山高地少,交通不便,村民收入主要靠茶叶、油菜、桑蚕等,村集体经济收入发展滞后。近年来,宋冲村立足资源优势,瞄准市场,积极与地方龙头企业三方丝绸公司合作,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新建扶贫基地等措施有效实现了桑叶种植、桑蚕养殖、桑蚕销售等一体化发展,探索出“基地+企业+贫困户+资产收益分红”的模式,由龙头公司三方缫丝负责提供优良种桑苗、种养技术、蚕茧保价收购,农户则按公司要求种养,形成利益联合体,共同建设种桑养蚕基地,推动种桑养蚕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方向发展,同时带动45户贫困户享受扶贫产业资产收益分红。扶贫基地一期流转土地150余亩,栽植桑苗12万余株,发展蚕桑特色养殖业;申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9万元,建设了占地1800平方米的蚕桑一体化养殖大棚,通过将养殖大棚租赁给公司使用,每年可取得资产收益收入不低于4万元。随着龙头企业的带动,当地村民和贫困户可以通过流转土地、种植桑树、基地除草打药、养蚕等实现务工增收,为全村贫困户脱贫、村集体增收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3月4日,池州市电视台来到宋冲村采访产业扶贫工作情况,在蚕桑一体化养殖大棚里,记者看到即将下种的桑苗、在桑苗种植现场50多村民正在抓住晴好天气栽种桑苗。
在栽种现场,贫困户汪征兵告诉记者,他家田地也栽满了桑苗,等到五月份就可以养蚕了,他说:“我年纪大了,自己养点蚕,还能在家门口的蚕桑养殖基地就业,一年增加收入有1万余元,很知足了。”随后在采访贫困户李小友时了解到,该户通过产业帮扶、土地流转补贴和平时蚕桑养殖做零工,总体收入增加8000多元,对于现在这样的经济收入,表示非常的满意。
据悉,酉华镇宋冲村蚕桑一体化大棚基地2018年试养一季秋蚕26张蚕种,收入5万余元。2019年春季预养60张蚕种,秋季预养100张蚕种。据三方缫丝公司负责人介绍,扶贫基地建成后可以满负荷养殖400余张蚕种,到时真正将桑苗打造成了扶贫的“摇钱树”。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