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蜀山抗战历史记述碑泥土覆身 管方回应:尽快修复

○市园林管理局立的石碑

○日军修筑的纪念塔
在大蜀山的山顶,有一座日军修筑的纪念塔,距今已有78年的历史。作为大蜀山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抗战遗迹,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见证了合肥军民在大蜀山附近与侵华日军发生的一系列战斗。然而,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前,由市园林管理局竖立的记述石碑不知为何被泥土“埋没”了半截,已经失去了“讲述”历史的作用。
探访:
塔前石碑“半截”埋进了土里
10月8日上午,记者来到大蜀山山顶观景台,见到一座用水泥筑成的尖锥状石塔,石塔高约2米,塔身用繁体汉字雕刻着“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字样,落款为“西山工程队,昭和十五年,一月二十二日开工,四月十七日竣工”。而在石塔的正前方,记者看到,原本讲述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修筑背景的石碑被整个倒立放置,半截石碑已经埋进了土里,石碑上还残留着游客乱涂乱画的标记。走近一看,石碑上的字迹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只能依稀看到“合肥市园林管理局一九九八年十月立”的字样。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变成这样的,但是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一直也没人来管。”采访中,一位长年爬大蜀山的张姓市民告诉记者,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塔前原本竖有一块长方形石碑,正面刻有“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碑后是一段名为“抗战期间日本侵略军在大蜀山顶建造纪念塔的始末”的说明文字。现在半截石碑被埋进了土里,很多人看到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也不知晓其背后的故事。
现状:
市民大都不知此塔为何物
正值早上,不少游客陆续爬上了山顶,在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旁,记者随机询问了几名游客,均表示不清楚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的来历和历史背景。
“了解这座塔的人并不多,即使有人知道这座塔,也很少有人知道这座塔的历史背景。”一位附近的商家告诉记者,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曾因为修建观景台被挪动了方位,后来相关部门进行了修葺,但仍然有一些不文明的游客顺着石塔往上爬,更有甚者,一些青年男女在塔身上乱涂乱画,将其当成纪念爱情的象征。“他们压根不知道这是日军侵华留下来的罪证,如果知道的话,可能也不会这样肆无忌惮地损坏抗战遗迹了。”
管理方:
将尽快安排人对石碑进行修复
那么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到底是何来历?被掩埋的石碑说的又是什么历史呢?
据了解,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塔前的石碑讲述的是1940年1月初,日军进犯合肥,国民党军队与新四军通力合作,击败日军进犯部队。兵败后,日军为加强合肥城防,一方面继续向西进攻,另一方面派西山工程队于1940年1月22日开始,在合肥西郊制高点大蜀山山顶、山腰四周构筑碉堡、瞭望台、战壕等作战工事多处,同时在大蜀山山顶建造“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妄图长期占领合肥。1945年,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中国,而这座象征着日军侵华历史的石塔也被保存了下来。现在塔前的介绍石碑则是由合肥市园林管理局于1998年10月立的。
“这块石碑讲述了日军侵略合肥的历史,后辈们应该牢记历史,如今变成了这样,真是令人心痛。”采访中,现年68岁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蜀山上大规模植树造林,和后期盘山公路、电视塔、山顶观景台的修建,山顶和半山腰的大部分日军工事被拆除,除了现在留存在山顶的“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其他残留的工事,因地处偏僻,已经很少有人见过了。
针对石碑半截被埋没的现象,记者找到了大蜀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将尽快派人上山了解情况,联系相关部门对石碑进行修复。
合肥晚报ZAKER合肥见习记者卫晓敏文/图
资料链接
1940年1月3日,驻肥日军司令三浦中佐自率两连兵力由德胜门出城扫荡。遭到驻守合肥西乡的中国军队412旅痛击,双方在农兴集交战,日军败北。4日上午,当日军退至大蜀山西麓,被中国军队全歼,三浦中佐毙命。5日凌晨,日军派出市川联队出城支援,在西十里庙,遭新四军4支队一部伏击,市川联队长及数十名日军被击毙,残敌仓皇逃回合肥。日军遭此重创,唯恐再遭抗日力量袭击,便派西山工兵队于1940年1月22日至4月15日在合肥西郊制高点大蜀山山顶、山腰四周构筑碉堡、瞭望台、战壕等作战工事多处,同时在山顶建造了“大蜀山阵地构筑纪念塔”妄图长期占领合肥。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