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江北 - 聚焦 - 法治天天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聚焦>正文

聚焦第一动力建设创新江北

来源:北国网  作者:  2019-11-21 12:17:47

  ——关于江苏省南京江北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

  南京江北新区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长江以北,规划面积788平方公里,故称江北新区。2015年6月27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南京江北新区,赋予其承担“一带一路”倡议与长江经济带国家发展战略的国家级综合功能区。自成立以来,南京江北新区聚焦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强化要素集聚力,提升人才创造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地区生产总值从1400亿元增长到2500亿元,成为带动南京乃至长三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南京江北新区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深入研究,为全国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可推广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

  坚持抓创新谋创新,确立“两城一中心”的发展战略

  江北新区何以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新区?新区之新体现在哪里?如何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新区中走出一条新路,避免新区之间同质化的恶性竞争?这是江北新区初创者们首先要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

  江北新区管委会成立后,认真学习了国家关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思想,确立了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发展理念,为在新时代探索江北新区创新发展之路找到了行动指南。国务院关于南京江北新区“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逐步建设成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型城镇化示范区、长三角地区现代产业集聚区、长江经济带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为新区发展提供了路径依托。经过一年多的学习、调研、思考,南京江北新区确立了以科技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模式,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着力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和“新金融中心”,重点推动集成电路、基因及生命健康、新金融等三大主导产业发展。

  打造“芯片之城”。新区重点打造三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集成电路设计及综合应用基地、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集成电路及半导体装备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一是集成电路设计及综合应用基地。以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为载体,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是新区重点打造的科技创新核。目前园区已集聚了紫光展锐、创意电子GUC、ARM、新思科技、中电科五十五所、中电科五十八所等一大批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加速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成为全国知名的集成电路设计及综合应用产业基地。二是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以南京软件园为载体,规划面积6平方公里,依托国家“芯火计划”双创平台——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ICisC)的专业化服务,强化招商选才,集聚了中星微电子、华大九天、晶门科技、国家ASIC工程中心、赛宝研究院等行业龙头企业。以创建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为核心,加速资源整合从产业链中的最高端—设计端带动生态链的跨越式发展,打造全球领先的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基地。三是集成电路及半导体装备先进制造产业基地。以浦口经济开发区、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为载体,规划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依托台积电、清华紫光存储等重大项目,大力发展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半导体装备制造、配套材料等产业。以特色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制造为切入点,着力建设国际领先的12英寸、16纳米及更高先进工艺水平规模生产线,加快推进晶圆制造及配套材料的产能扩充,提高封装、测试工艺技术升级,延伸产业链,加速半导体装备制造企业快速集聚,打造国内领先的集成电路及半导体装备先进制造产业基地。

  打造“基因之城”。立足新区基因及生命健康产业现有布局特点及产业发展基础,重点优化“一谷一园一示范”空间布局,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发展新格局。“一谷”,即生物医药创新谷。规划面积14.92平方公里,依托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试点示范基地(新区生物医药谷),重点发展基因产业、免疫细胞治疗、CAR-T细胞治疗、生物制药、医药研发、医疗器械等领域。园区已入驻企业500余家,形成了以研发创新为主的产业结构,集聚了先声东元、绿叶制药、健友生化等一批龙头创新企业,以微创医学、诺尔曼生物、天纵易康等为代表的医疗器械企业,以世和基因、帝基生物、金域医学、中普检测为代表的知名基因测序及医学检验企业,以药石科技、集萃药康、博信奥(南京)为代表的生物医药研发CRO企业。“一园”,即健康大数据产业应用园。以新区研创园大数据产业基地、基因大厦等为重要载体,依托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重点发展多组学检测、基因检测、精准医疗及智能化健康诊疗设备研发,致力于分子诊断、高端体检管理、新型靶向药物研发等尖端生物高科技领域的成果转化,构建精准医疗产业链,建设成为中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能力最全面的精准医疗平台。加快打造应用中心—亚洲最大的基因测序平台、存储中心—大数据中心和展示中心—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展示中心,率先启动“百万人群全基因组测序计划”,积极引进诺禾致源、医渡云、派森诺等一批生命健康企业,吸引一批海内外高端人才。“一示范”,即健康服务产业示范区。规划总面积约5.6平方公里,依托新区国际健康城,重点发展医疗、教育、研究、康复、养老五大板块,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内涵丰富、结构合理的健康服务体系,打造一批知名品牌和良性循环的健康服务产业集群。发挥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南医大第四附属医院、南丁格尔护理学院的带动作用,促进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产业进一步集聚;加快建设三个国际专科中心——“中美国际口腔医学合作中心”“中美辅助生殖 医学中心”“中瑞国际肿瘤综合治疗中心”,推进构建健康服务综合功能体系。目前,江北新区致力于推进南京国际健康城打造精准医疗“三中心一高地”,即建设前沿医疗服务中心、国际专科服务中心、综合健康服务中心,打造精准医疗创新和服务高地,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化、国际化、专科化、特色化的现代健康医疗服务产业集群与健康医疗服务先行示范区。

  打造“新金融中心”。新区加强对新金融中心的战略规划和建设推进工作,按照与区域发展相适应、与产业体系相配套、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原则,认真谋划推进新区新金融发展布局,形成“一心一镇”为主阵地、多区域联动发展的现代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格局。“一心”,即推进CBD资产管理与证券化中心建设。依托新区核心区,推进新金融核心功能区建设。首期建设总占地面积230亩、地上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由8幢超高层建筑组成的新金融中心一期项目,打造成为包含顶级金融总部、超五星豪华酒店、公寓、大型集中式商业等功能的国际新金融中心。推进新金融核心功能区、绿地金融中心、新金融创意街区、新金融国际会展中心等四大板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以工银金融投资公司为龙头,强化各类金融资产要素集聚,形成最具活力的资产流转生态圈。“一镇”,即推动创业创新基金小镇建设。“基金小镇”以中央商务区扬子江新金融创意街区为依托,积极运用“资本+技术”的方式,大力引入各类基金入驻新区,充分发挥基金在项目引进、产业培育以及环境打造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构建金融与科技、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通过打造新区产融服务中心,构建宣传展示、项目对接、募资服务、股权交易、注册登记、投资人沙龙等基金投资运作全链条服务体系。推动央行与南京市、南京大学等合作共建“南京金融科技应用创新研究中心和应用示范基地”落地新区,并以此为契机,积极推进金融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结合,创新金融应用场景。深化与金融学会、中关村区块链产业联盟、清华大学互联网金融学院等研究机构合作,在新区设立金融创新智库、金融创新研究院,打造金融科技研究基地。

  加大改革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

  如果把产业和科技创新比作南京江北新区发展的新引擎,那么体制机制改革就是点燃这个新引擎必不可少的点火器。自成立以来,南京江北新区突出问题导向,认真分析研判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文件,推出了一系列重要举措,进一步聚焦创新驱动发展,持续优化创新环境,加快集聚全球顶级创新资源,突出产业竞争力,努力打造高科技企业集群集聚、高精尖产业特色鲜明、高层次创新活动氛围浓郁、创新主体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重要基地,形成一流创新生态系统,努力建设长江经济带创新支点。

  对新区自主创新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新区出台了《南京江北新区促进创新创业十条政策措施》《南京江北新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创新名城先导区行动计划》《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平台引进培育支持办法(试行)》等重要文件。紧扣产业需求。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国家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升新区创新发展坐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新区主导产业,明确综合性科学中心核心承载区和科技产业创新中心重要基地建设的主攻方向与优先领域,着力在原有产业形成以原始创新、集成创新为特色的核心优势,代表国家水平在更高层次参与全球产业竞争。聚焦“高原高峰”。突出高校院所与创新型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紧紧围绕前沿科学工程、重大科研项目、一流创新企业与“高精尖”人才的有效集聚,进一步优化创新空间布局,整合各类创新载体,完善配套功能服务,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加快形成以国家级新区为龙头、专业化产业平台为支撑,名校名所深度融合,名企名家不断涌现的创新发展格局。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创新优先、效率优先,对标“五最”定位,全面梳理制约创新发展的制度障碍与工作短板,着力在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人才集聚、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加大先行先试改革力度,着力提升人才集聚的吸引力、创新资源的配置力、创新成果的转化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系统。

  对新区重要产业发展进行有力支持。新区出台了《南京江北新区促进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南京江北新区科技创新券管理暂行办法》《南京江北新区集成电路人才试验区政策(试行)》等重要文件。在支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上,新区设立1亿元服务贸易扶持资金及20亿元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基金。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进行企业所得税减收。对金融机构、准金融机构、金融专业服务机构在江北新区新设总部及分支机构,依法经营跨境人民币、离岸金融、跨境支付等业务的,给予相应数额的一次性补贴,并依据其贡献度给予金融服务奖励。在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围绕新区“芯片之城”建设,涵盖集成电路产业设计、封装、测试、制造、材料、设备各领域,覆盖从顶尖人才和团队、高层次人才、海外人才、名校优生到在校实习生的全链条人才,从引、育、留、用四个维度给予保障。留才奖励方面,企业首次达到一定规模给予核心团队相应奖励。同时政策支持范围扩大至所有集成电路领域企业,均享受相应的购房补贴、租赁补贴、购买人才住房(共有产权房)、承租人才公寓、公共租赁住房政策,为人才提供优先购买商品住房服务。在科技创新券管理上,为在新区直管区注册纳税、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符合新区主导产业导向的中小微企业进行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券是指利用财政资金支持中小微企业向服务机构购买科技服务的配额凭证,主要是采取后补助方式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对新区人才体制机制进行针对性创新。新区落实“人才为本”,出台了《关于优化升级“创业江北”人才计划十策实施办法》等重要文件。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进一步增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紧迫感、责任感,切实把市委、市政府建设创新名城的十条政策措施转化为靶向精准、针对性强、可执行可操作的工作落实举措,推动产业、科技、金融与人才“四位协同”,加快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创新要素配置体系。一是开辟特殊人才特别支持渠道。对新区急需紧缺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二是加大创新型企业家培育力度。对创办时间不满5年、经市级以上政府部门或权威社会组织认定的独角兽企业和瞪羚企业负责人,纳入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享受相应的培养支持政策。三是完善高层次创业人才评审机制。对符合新区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项目,经各产业平台、街道推荐,可不受学历、职称、出资方式限制,破格参加区级评审。对符合新区“两城一中心”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双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经国家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资质认定的企业,以及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专家创办的企业,在评审中给予优先支持。四是支持企业设立专家工作室。聚焦国内高层次专家和人才团队的引进与开发,支持新区企业设立首席专家工作室和创新团队工作室,分别给予相应项目资助。五是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运用“互联网+”模式,建设高校就业创业网络服务平台,持续打造“创赢江北·未来已来”新区品牌。同时加大“名校优生”人才引进力度,提升大创企业扶持力度。六是扩大高层次人才奖补支持范围。在新区新型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含培育)、独角兽企业(含培育)、瞪羚企业、软件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达到优质孵化水平的人才企业、备案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人才猎头公司、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各类科技型企业以及其他明确纳入本政策享受范围的企业中任职的高层次人才,根据其对新区经济贡献给予奖补。七是着力发挥人才金融作用。积极落实“人才贷”等人才金融政策,对合作银行向新区人才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发生损失的,在享受省相关风险补偿金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风险补偿金。八是完善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认定机制。组建新区高层次人才举荐委员会,经举荐的创业类人才,落户后可直接纳入“创业江北”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享受相应扶持政策;创新类人才可按照推荐类别,参照享受新区对应的人才安居租赁补贴政策;协调落实经举荐人才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配套服务。九是完善中青年拔尖人才选拔培养体系。每年在新区相关领域选拔一批中青年优秀人才培养对象,给予相应津贴,纳入E类人才享受新区人才安居相应政策。十是加大人才安居支持力度。“创业江北”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纳入E类人才,享受新区人才安居相应政策,所创企业纳入新区人才安居支持范围。A—D类人才给予购房相应支持。

  发扬钉钉子精神,将“创新江北”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在新形势下,南京江北新区主动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决贯彻中央要求,夯实各方面各领域的创新举措,努力将“创新江北”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加速引进重点企业,完善产业生态体系。实施全产业链项目招引,着力引进一批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重点企业,推动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配套企业落户发展壮大,完善集成电路、基因及生命健康产业生态体系。集成电路产业,重点引入市场前景好、产业附加值高的IC设计企业,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新一代通信、汽车半导体、智能制造、导航等芯片设计领域重点企业。基因及生命健康产业,重点引入生物技术核心领域的基因与细胞工程企业,加快布局基因测序、基因治疗、基因工程药物、基因大数据、干细胞治疗和肿瘤免疫等领域重点企业。

  依托重大活动,打造新区品牌效应。近期,新区成功举办了2019世界半导体大会,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名中外嘉宾和代表参加会议,展会观众超过3万人次,央视、新华社、东京电视台、香港商报等50余家媒体进行了广泛报道。作为大会的主办方,新区希望以世界半导体大会永久落户南京为契机,加强行业交流合作,推进新区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此外,新区还将承接办好世界生命科技大会、世界智能制造大会等世界级的专业盛会,借助国际化的交流平台,汇聚高端资源,进一步提升“两城一中心”全球品牌影响力。依托今年的软博会、金洽会、2019中国集成电路设计业年会等重大活动,瞄准重点领域,精心组织专题推介会,促成更多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新区。

  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提升新区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服务产业创新中心申报工作;组织申报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牵头组织相关产业平台申报若干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组织智能制造产业园申报江苏省智能制造示范区;围绕集成电路、基因及生命健康产业牵头组织申报江苏省制造业创新中心。组织企业在省级项目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国家级制造业“双创”平台、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项目。

  积极对标找差,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江北新区“两城一中心”建设始终坚持高点定位,在对标找差争先进位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对标北京、上海、深圳,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打造产业发展的政策高地、投资高地,吸引龙头企业入驻,发挥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吸引集聚一批中小企业,形成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聚焦建设“两城一中心”,以项目招引和生态构建为主,着重打造规模集聚和生态效应。同时,高度重视培育本土企业,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打造新区发展的新动力、强引擎,走具有江北新区特色的产业发展道路。

编辑:余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