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港区将精准服务“滴灌”到居民群众心坎上 下足“绣花功夫” 雕琢美好家园
“变了,变了,变得安全舒心了!”10月30日,黄石港区胜阳港社区顺佳大厦小区老党员王金先,望着变化一新的小区,难掩心中的喜悦。今年以来,黄石港区以党建引领小区“精细化”治理为目标,以“细”破题,以“精”提质,治出了美好和谐新气象。
黄石港区秉持“百姓的幸福感来源于生活细节”的理念,确立了“小小区、大精细、暖人心”的治理思路,从“细”处破题,着力解决好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同时,区委认为,“精细化”治理重在“精”,只有在质量上精益求精,才能实现提质增效,真正让百姓满意。
湖滨路社区中心医院小区公共区域缺少座椅,社区了解到居民想安装座椅的想法后,及时向区建设局进行了汇报。在得到支持后,及时安装了4张爱心座椅。居民们开心地说:“有了这些座椅,累了可以在这里歇歇脚、聊聊天,真是太方便了!”
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却是百姓生活中的大事,涵盖了房屋漏水维修、充电桩安装、建设停车棚、更换损坏路灯、路面修复等方方面面,将精准服务“滴灌”到居民群众的心坎上。
黄石港区通过深化“三方联动”机制,召开“议事会”“茶话会”“板凳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居民的意见,让居民参与到小区治理中来,变昔日的“旁观者”为“参与者”。
沈家营社区党委发现冶电二村小区居民有建设休闲亭的想法,于是整合辖区资源,发挥区人大代表包保社区的作用,筹集到近20万元资金,不但建起了精美的休闲亭,还翻新了小区广场,平整了路面。如今,居民们不仅可以在休闲亭聊天、下棋,还可以在广场上开展健身娱乐活动,幸福感满满。
市建村社区为做好精细化治理工作,以“精”提质,创新构建了“1+7+N”的治理体系。即以社区党委为核心,7个网格党支部全覆盖,并联动辖区医院、学校、企业等N个共建单位,形成“一核多元、协同共治”的新格局。
针对科委小区无物业管理,导致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市建村社区通过支部书记“茶话会”的模式,让党员、居民代表共同献计献策,最终形成了“先来先停+合理收费+资金共管”的停车模式。不但规范了停车秩序,还积攒了1.94万元的小区管理资金用于小区的建设,使这个老旧小区出现了新的面貌,达到了以“精”提质的效果。
为确保治理取得实效、赢得民心,黄石港区还实行了领导包保制度,区直机关、街道包保社区的负责人,现场指导,帮助解决困难和问题。同时,对于小区“精细化”治理工程,各社区除了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外,还让社区清廉监督员现场监督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让居民代表组成验收团验收工程,确保百姓满意。
精于细节,治出美好。据介绍,全区共有232个小区开展了“精细化”治理工作,为居民解决实际问题742个,使基层自治活力持续迸发,百姓的幸福感不断提升。(记者 吴高斌)
编辑:bj2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