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绿色发展不停步 - 社会 - 法治天天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正文

池州:绿色发展不停步

来源:池州日报  作者:  2019-09-16 10:24:51

  9月9日,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峰会上,池州市荣获“2019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中国国际生态竞争力大会是生态领域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交流合作平台,后大会升格为峰会,由中国贸促会、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主办,2008年至今已举办七届。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近年来,池州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池州段)。坚持生态立市,完善主体功能定位,制定出台池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市建设的决定,海绵城市试点建设综合考核居全国第3位。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初步形成现代装备制造、现代化工、金属非金属材料、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和电子信息、旅游、大健康“4+3”产业体系。坚持综合治理,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编制《池州市湿地保护规划》,保护和恢复湿地与江河湖生态系统。坚持绿色发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空气优良率稳居全省前列,主要河流水质均达到二类水标准。生态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池州市广大干部群众的行动自觉。

 “盆景”变“风景”

  时时处处感受美

  绿色是池州的底色,生态是池州的优势。天蓝、地绿、水清、土净是美丽池州的日常“妆容”。自池州地区复建以来,历届地委行署、市委市政府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生态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具有池州特色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生态是池州生存发展的最大优势与资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部池州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池州生态发展探索史,就是一部环境保护不断严格、规范的历史。

  上世纪80年代,恢复地区建制以来,历届党委、政府始终立足良好的生态环境,一以贯之地做到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不会治山治水就不会治区”到90年代末提出“以青山清水为本,发展生态经济”,从“十五”时期确立“生态立市”战略到“十一五”提出“不失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目标,从2012年提出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市”到2016年提出“努力把池州建设成为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生态文明建设逐渐上升成为池州发展的行动纲领,地位越来越突出、方向越来越清晰。

  在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大力实施下,全市大气、水污染防治和生态创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环保工作和生态文明建设始终处在全省第一方阵,并先后获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国家首批海绵城市试点市、全国低碳城市试点市等系列“国字号”荣誉。

  2016年以来,池州市深入开展铁腕治矿、重拳治砂、从严治岸、科技治超、精准治污、全面治脏等“六治行动”,持续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环境质量显著改善。2018年,全市PM2.5平均浓度比2017年下降27.7%,降幅居全省首位,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得到了持续改善。全省去年共发放空气质量生态补偿金6617万元,其中,池州市获补偿金1152万元,总量居全省首位。今年上半年,主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5.4%,稳居全省前列。

 “产业”加“生态”

  企业活力再激发

  工业兴,经济兴;工业强,城市强。由于历史原因,池州历经“两撤三建”,多次失去国家重大项目布点的机遇,但池州复建特别是撤地建市以来,知弱图强,持之以恒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市工业实现了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跨越,工业发展正迎来历史最好时期。

  转型一直是池州工业发展的关键词。从“无工不富”的觉悟到重大工业项目的争取,池州市工业发展“摸着石头过河”,从小而散到形成自身特色,产业定位逐步明晰,已形成“4+3”产业体系。上半年池州市GDP中,二、三产业增加值占比由上年同期的93.5%提升到94.3%,其中工业化率由39.6%提升到40.4%。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增长14.8%,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0.2%提升到84.4%。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1%,比全部工业高6.7个百分点,居全省第6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35.0%,居全省第1位。

  电子信息产业“无中生有”,2018年实现产值73.8亿元、增速13.6%,占工业产值的10.4%。半导体产业基地列入省第二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2018年实现产值54亿元、同比增长10%,世界最薄6微米电子铜箔实现量产。

  全域旅游风正帆张,大健康产业应势而兴,已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增长极。2016年以来,池州整市进入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九华山成功创建世界地质公园,天下粮仓文旅园等10个亿元以上项目建成开放。池州在全国率先编制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在全省率先出台《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规范》,朱备禅修小镇入围全国最美特色小镇50强,九华山森林特色小镇入选首批国家试点。

  科技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近年来,池州针对本地人才短缺现状,以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抓手,促使300余户规模以上企业与近百家高校院所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全市工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艾可蓝节能环保科技公司等一大批高层次创新团队创办的高科技企业正引领全市工业经济创新发展。

  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池州市工业逐步实现了资源型行业向制造业转型,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传统工业基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转型,产业发展方式向集群化发展转型,池州工业正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4个工业园区产值突破百亿,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85家,其中产值超10亿元企业达10家;2户企业进入全省制造业百强和民营企业百强。

 “生产”和“生活”

  同步走向绿色化

  “晴天是灰州,雨天是池州,物价是贵州”,这句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的顺口溜,真实再现了当年池州的落后情形。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如今,池州无论在综合实力、城乡面貌还是人民生活、交通出行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池州素以“名山、秀水、富硒土、好空气”闻名。全市森林覆盖率60%,林木绿化率66%,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人均森林面积、水资源、湿地面积分别是全省的5倍、4倍、3倍,景区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对长三角地区客源有很强的吸引力。据不完全统计,长三角地区来池游客人数占池州市省外游客的60%以上。

  西山村的焦枣、杨街村的药用牡丹、霄坑的茶叶……池州市始终坚持绿色发展,让绿水青山成为富民惠民的金山银山。在海拔500多米的贵池区棠溪镇西山村,记者看到,碧水青山映衬着蓝天白云,山林间万亩枣树枝繁叶茂,一颗颗晶莹的果实缀满枝头。

  “目前西山村焦枣种植面积已达万亩。我们以公司+合作社+枣农+院校的产业化联合体模式,实现种植、技术、加工、销售一体化协同。统一产销标准,在种植过程中不施化肥农药,确保生态品质。下一步还计划发展山林枣园观光游。”西山枣业发展公司负责人介绍。

  按照“生态统筹、低碳发展”的理念,池州市以低碳城市试点为抓手,统筹创建国家生态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生态旅游区、海绵城市、全域旅游城市。目前池州市低碳城市试点课题研究成果在安徽全省领先,是省内唯一一个编制温室气体清单的市;唯一一个制定了低碳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市;唯一一个把低碳旅游设立了一套“池州指数”的市。

  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戴卫东说:“到生态环境局工作最大的感受就是自己的工作变多了,以前生态要给其它产业让步,现在产业发展都要考虑生态环保问题。”他介绍,近年来,池州紧紧抓住生态优势,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建立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经济带(池州段)生态文明建设项目库,梳理入库项目62个,总投资262亿元。全力推进池州市老港区长江岸线生态修复、平天湖(西部)湿地生态修复等重点项目稳步实施。

  曾因交通瓶颈制约着城市发展的池州,随着九华山机场、宁安高铁、东九高速、池州长江大桥、望东长江公路大桥、池州港新旅游码头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运营,先后跨入“游轮时代”“航空时代”“高铁时代”。池州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构建,不仅为市民出行提供了多种选择,而且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源源不断向池州汇聚。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在新时代开启的新征程上,池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着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加速驶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站台。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