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能期货:加大绿色金融布局 服务企业低碳转型发展
福能期货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郑梅华日前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福能期货作为福建省属国资体系中唯一的期货公司,是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依托强大的实体产业基因,始终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立司之本和发展之要。公司紧密对接国家战略与集团规划,坚定聚焦绿色发展和高端材料领域,深化产业链服务,着力“强链、延链、补链”,并已取得一定成效。同时,福能期货围绕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等期货功能,为企业提供多元化的产品和服务,推动企业更加便利地参与期货市场,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
赋能企业绿色转型
近年来,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等新能源期货品种陆续上市,为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带来了机遇。郑梅华介绍,福能期货除在福建省内的布局外,还在广东、四川等新能源期货品种相关的区域市场设有分支机构,并开展了大量产业调研和服务。
在实践中,福能期货尤其注重提升新能源企业运用金融衍生品的能力。“比如,工业硅期货上市后,我们深入四川阿坝州产区开展调研,实地走访了解企业经营状况与风险管理需求、采集现货市场信息,并为当地企业提供定制化金融衍生品培训。基于此,已有企业在适当时机成功运用套期保值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她说。
作为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全资子公司,在集团主攻“绿色能源、高端材料”两大方向,并围绕“双碳”目标推出系列举措的背景下,福能期货积极加强与集团新能源企业的协同合作,在绿色金融领域加大布局,赋能企业绿色转型。
“依托集团新能源产业布局,我们提前规划新能源品种市场培育,正配合交易所开展对氢能、电力等绿色品种的前期研究工作,并在碳排放权、电力等品种上形成调研报告。”郑梅华介绍,公司积极与交易所合作,进行市场培育和推广,举办多场培训活动,目前新能源企业对期货工具整体的认知和参与度有明显提升。
“我们希望交易所加快推进新能源品种上市,期货公司也在提前布局新品种市场。相信未来随着电力期货、碳排放权等战略品种的推出,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的服务边界将进一步扩展,通过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的功能,助力福建省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郑梅华表示。
打通服务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
期货市场应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支持国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和金融强国建设。福能期货通过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已取得明显成效。
郑梅华介绍,福能期货积极推动福建期货相关产业客户更加便利地参与期货市场。例如,在塑料期货上市初期,福建没有设立塑料期货交割库。这意味着在福建生产的商品无法便利地在期货市场进行交割。
“经过多年发展,福建在塑料产业规模体量、上下游配套物流等方面逐步完善。”郑梅华表示,为打通这一壁垒,福能期货在福建证监局指导下与交易所充分沟通,推动福建企业申请聚丙烯交割厂库,并于2022年成功获批,实现了省内塑料交割厂库从无到有的突破。
“这不仅是数量上的突破,也是模式上的创新,让福建的塑料产业上下游企业能更便利地参与期货交割,从而赋能产业发展。”郑梅华表示,聚焦省内市场,福能期货推荐龙头企业申请交割资源,目前共获批期货交割库、交割品牌累计21个,涵盖化工、农产品等多个产业;此外,福能期货还积极为福建省能源石化集团权属企业申请期货交割资源、产融基地等多个项目,目前成功获批4个交割库、2个交割品牌及1个产融基地。
此外,在企业风险管理需求方面,郑梅华介绍,福能期货为企业提供制度建设、人员培训、风控演练、行情分析等全方位服务,帮助企业期货套保业务规范稳步开展。同时,福能期货设置专岗对接仓单转让、交割等业务,从多角度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在福建建材、纺织产业链中,基差贸易和含权贸易的普及率逐步提升,福能期货依托服务实体积累的产业资源基础,提供基差贸易业务、仓单业务等服务。福能期货风险子公司通过基差贸易,主要在PTA等化工领域,实现原材料价格锁定,对冲价格波动风险、锁定生产利润,为实体企业提供了价格避险、成本优化的功能,帮助企业稳健经营,实现产融结合。
展望后续,郑梅华表示,中小企业在运用期货工具时,常常面临资金紧张、专业人员缺乏等难点。前期各交易所已针对中小企业推出多项产业扶持、专项补贴等支持举措,取得一定成效。“我们期待这些支持举措能持续并提高覆盖面,提升中小企业期货市场参与度。我们也将积极加强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的协同,为企业提供更多增值服务。”她说。
编辑:bj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