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公顷高山豆秧远销北上广 - 财经 - 法治天天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正文

200公顷高山豆秧远销北上广

来源:互助县人民政府网站  作者:  2023-07-31 09:12:46

盛夏时节,正是高原夏菜收获的季节,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种植的近200公顷高山嫩豆秧喜获丰收,目前陆续采摘上市,并远销北上广等市场。

7月11日,记者走进互助县南门峡镇西山根村、北沟脑村的高山豆秧种植基地看到,一排排豆秧长势喜人,县蔬菜技术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指导农户们将成熟的豆秧采摘、分选、称重、装筐,现场一派繁忙丰收景象。

近年来,为了提高土地使用率,南门峡镇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合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周边镇上的4个村子大面积种植高山豆秧。目前,全镇高山豆秧种植面积达107公顷,为当地群众打开了一条产业发展新路子,高山豆秧已成为南门峡镇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之一。

同样,在林川乡塘日台村、大河欠村的高山豆秧陆续成熟。整个荷兰豆种植基地翠绿欲滴,一排排整齐地排列在平坦的田间地头。

每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村民们就在荷兰豆田里背着背篓、挎着篮子忙着采摘豆秧,装筐、搬运、分拣,每个环节衔接有序。

昔日的塘日台村曾是个典型的“落后村”,气候冷凉,土地贫瘠,种植结构单一,人均收入少,村集体经济收入连年排在全乡倒数。“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一直是村“两委”考虑的重要问题。2021年塘日台村获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考虑到村集体经济的长远发展,并能有效带动困难群众稳定增收,塘日台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以实现乡村振兴为目标,盘活闲置资产,用活产业资金,激活自然优势,鼓励村民转变思想,动员大家将土地集中流转,发展荷兰豆特色种植产业。“我每天都来摘豆秧,一个星期就挣了700多块钱,来这里干活很方便,既开心又挣钱。”前来务工的村民苏全秀高兴地说。

塘日台村党支部书记樊礼邦介绍,自去年以来,塘日台村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在乡党委的领导下采取“村集体+公司+农户”的运营模式,联合大河欠村建立了荷兰豆连片种植基地,基地每天都有80多名村民在采摘豆秧,订单络绎不绝。“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也带动了我们村和周边村村民就近就业,村民富裕起来了,产业资产雄厚了,我们也有信心干好下一步工作。”樊礼邦说。

田野上,一株株随风摇曳的高山豆秧,给当地群众带去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也成为互助县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近年来,互助县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充分利用冷凉气候条件,大力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注重延伸蔬菜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助农增收。今年,在互助县南门峡镇西山根村、北沟脑村、峡口村,林川乡保家村、仓家村、塘日台村、峡门村、大河欠村、河欠口村等村建立高山豆秧种植基地,全县扩大种植高山豆秧面积近200公顷,每公顷产量1.5万公斤左右,目前每公斤市场价格8元左右,预计产值可达2400万元,生产的优质产品销往北上广等城市,产品供不应求。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编辑:ym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