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高镇:“四化”模式加速村集体经济壮大提质
近日,在务川自治县康泥集团承建的泥高社区烤房群建设工地上,机器轰鸣。而康泥集团超市里顾客们正在购物……
“公司成立至今,19个月实现营业性收入7000多万元,纯利润收入222万元,完成缴税任务30多万元。”泥高镇人民政府镇长刘杰说。
近年来,泥高镇积极探索新路子,着力破解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分散弱小、单打独斗、发展单一、决策管理粗放、人才资源匮乏等瓶颈。在摸清8个村(社区)集体资源资产情况后,协调各村共同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贵州康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采取组织化推动、集团化运营、多元化发展、市场化管理“四化”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壮大提质。
30岁的李根是泥高镇本地人,他大学主修的是工程技术,今年2月份通过康泥集团统一招聘后,负责工程项目管理。
“以前在贵阳、遵义等地上班 ,为了照顾父母和孩子,一直想回到家乡上班,看到公司的招聘简章后,就来参加面试”,康泥集团员工李根说。
组织化推动解决人才问题是康泥集团发展起来的关键因素。为强化支部引领,集团内部成立了功能型党支部,镇党政班子3名成员参与党支部议事,从 8 个村(社区)推选出 1 名村总支书记和 1 名党建指导员,全程协同指导康泥集团运作。同时,坚持人才培养和引进“双轮驱动”。目前,已吸纳大学毕业生、乡村振兴人才、退伍军人 19 名到康泥集团工作。
“集团化运营是解决公司规范运行、减工降本的关键一招。”贵州康泥集团负责人申学良说。康泥集团统筹整合政策、项目、资金等关键要素,实行统一规划,打通产业上下游链条,提供全方位服务。重点从商贸营销入手,采取商品统一采购、统一入库、统一分销,减少了采购环节及成本。统筹集团员工、村(社区)股东、康泥集团资源和力量共同发展,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各方按照盈利的“334”比例分红,30%用于工资和绩效,30%用于股东分红,40%用于集团滚动发展。
“立足泥高镇资源禀赋,整合全镇资源和力量,重点围绕建筑项目、商超贸易、餐饮产业、劳务服务等领域多元化发展,有力降低公司市场运营风险,推动发展“换挡加速”。”泥高镇人民政府镇长刘杰说。

今年,康泥集团通过公开招投标,承建泥高镇烤烟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全镇建设90间烤房。公司因地制宜,最大程度带动本地资源合理利用。
项目负责人张问安说:“我们整合了泥高镇的运输车辆、 挖掘机等资源,给当地群众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自成立以来,康泥集团主动承接了政府类项目30个,整合水泥、砂石销售,实现营收1591.5万元,增强公司积累和实力。
在做大商超贸易方面,康泥集团借助“交邮融合+”模式,整合农贸商超、快递物流、农村客运等资源,建立了5个镇、村乡村振兴服务站(点)超市,以市场为抓手,找准销售终端,积极探索“公司主抓+村级配合+群众参与”方式帮助销售农产品和提供购物需求服务,做好产销对接工作。

“康泥集团我要放心点,因为他们干脆利落,不压老百姓的价,是什么价就拿什么价。”家住泥高镇镇江村的李泽恒在收到工作人员送到家门口的10袋肥料时,高兴地告诉记者,他还通过康泥集团卖了一头300多斤的猪。
今年,康泥集团产销对接营业性收入达3016万元,已销售牛、羊、猪等2687头,高山冷凉蔬菜3198吨,奖补农户6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问题,也给群众采购生活必需品提供了方便。
康泥集团结合泥高镇仡佬大草原和“冷枪”英雄邹习祥故居等资源优势,为游客打造“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积极承接全镇的公路养护、安全饮水等工作,健全管理制度,着力破解“四员”管理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
康泥集团还积极开展市场化运作,盘活资产、反哺群众。投入 50 万元装修喜宴堂,对办理宴席的群众仅收水电费和卫生管理费。投入200多万元建成社会停车场,对停放车辆的群众仅收取卫生管理费。公司在发展中不断完善员工绩效考核、财经管理等机制,减少运营成本,激发内生动力,提高员工工作效能,确保集团规范有序发展。
如今,泥高镇搭上了村集体经济集团化运营改革的“快车道”,用好“四化”法宝,稳妥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公司集团化改革,激活了村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编辑:ym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