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调查】ST四环:一家上市公司的道德沦丧与法律践踏实录 - 法治 - 法治天天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正文

【独家调查】ST四环:一家上市公司的道德沦丧与法律践踏实录

来源:知乎  作者:  2025-11-05 14:29:28

  在资本市场这片理应充满诚信与法治的沃土上,江苏四环生物股份有限公司(ST四环)却活生生演绎了一出现代商业社会的“资本恐怖片”。这家披着上市公司光鲜外衣的企业,正在用其令人发指的商业行为,挑战着法律底线和社会良知。

  作为一家以医药制造、生物技术为主营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早在2024年江苏四环生物因业绩触及“退市风险警示”情形,股票自4月30日起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四环生物”变更为“ST四环”。同年年底,其公司实控人因内幕交易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并被没收违法所得2.32亿元。

  打开这部“资本恐怖片”,不难发现早在2019年,深交所就曾向该公司发出多封关注函和问询函,直指其在一些信息上对相关部门和广大股民从未“以诚相待”。证监会更是在当年给予其警告并罚款,同时对实控人采取终身市场禁入措施。

  经过仔细探究,再次映入眼帘的竟是其精心设计的财务造假网络。通过关联交易编织的虚假贸易网,将3000万元工程款像变魔术般转回实际控制人腰包,这种明目张胆的资金挪用已涉嫌违反《证券法》第63条关于信息披露的强制性规定。更令人愤慨的是,这些从资本市场“吸血”得来的资金,竟被用来支付前董事长陆克平因证券违规被处的个人罚款——这堪称中国资本市场最荒诞的“黑色幽默”。

  令人愤慨的是,ST四环吃完上头吃下头,近年来对中小企业的压榨手段愈来愈卑劣,足以写入商业伦理的反面教材。6800万元工程款的恶意欠款黑洞,吞噬了本应属于江苏佰薇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等数十家供应商的血汗钱。当这些中小企业主跪求还款时,ST四环的法务团队却在精心研究如何钻法律空子。以四环旗下子公司江苏晨薇生态园科技有限公司为例,当垫资放做了标的一千多万元的绿化项目,项目验收完毕后,结款却遥遥无期,甚至当法院冻结ST四环银行账户时,这种倚仗上市公司地位,依旧心安理得地实施商业霸凌,无异于以大欺小的“大鱼吃小鱼”。

  今年以来,最触目惊心的是那场1.3亿元的苗圃诈骗闹剧。将价值不足3000万元的残次苗圃包装成优质资产转手国有接盘方,现场杂草丛生的苗圃和早已到期的土地租赁协议,都在无声控诉着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这种将国有资产当“提款机”的行为,已经超出商业道德的范畴,直接踩踏了法律红线。

  翻开ST四环的“犯罪档案”,我们不难发现,ST四环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一条“造假-套现-赖账”的恶性循环链。虚增业绩拉升股价收割散户,拖欠货款压垮供应商,再用新骗局填补旧窟窿。这种商业吸血鬼式的运作,不仅让无数家庭积蓄灰飞烟灭,更可怕的是它像癌细胞一样侵蚀着市场经济的诚信基因。当上市公司高管把“欠钱是大爷”当作经营哲学,当资本玩家视法律如无物,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企业究竟还要毒害多少无辜者?监管部门是时候亮剑了,必须用最严厉的惩戒,为这个道德沦丧、践踏法律的资本玩家画上休止符。

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1969369241846253229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用户注册发布,仅代表作者或来源网站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网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因作品内容侵权需删除与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尽快通过本网的邮箱或电话联系。

编辑:bj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