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溪镇:“选育管爱”全链条建强基层网格员队伍
“谢谢老徐你今天及时帮我们解除了刚才的小误会。”近日,武义县泉溪镇上湖村专职网格员徐刚坚在网格内日常巡查走访时发现,一位新居民正与本地居民因为孩子玩耍打闹问题产生矛盾冲突,引起多人围观。他迅速疏散人群,并将涉事双方带到村矛盾调解室化解纠纷。经过他的耐心劝导,双方最终握手言和。
这是该镇网格员及时解决群众问题,维护基层稳定工作的一个缩影。
为纵深推进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泉溪镇坚持守正创新,深化探索“选、育、管、爱”全链条网格力量管理工作机制,建强一支组织严密、素质过硬、群众满意的基层专职网格员队伍,为加快实现“奔腾泉溪”共同富裕和现代化“两个先行”提供坚实保障。
公平公正“选”
严守选人标准,抓好网格员队伍建设的“源头活水”。一直以来,泉溪镇坚持党建统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专职网格员选拔过程中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导向,坚持竞争择优、完善结构的选人原则。
“从杭州大学毕业回来后,我毅然决定回乡工作,并且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一名‘网格新兵’。一直以来我都积极向老网格员学习工作经验,学习如何走访入户,协调解决矛盾纠纷等等。现在我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专职网格员小朱告诉记者。
据了解,在网格员考试选拔中,泉溪镇坚持推荐、考试、考察全过程公开透明,不搞照顾性安排,确保选用人员立得住岗位、经得起考验。近年来,该镇逐步实现了农村网格员队伍年龄、学历、政治面貌结构稳中有优,目前全镇专职网格员队伍中50岁以下队员占82.5%,大专及以上学历占15.9%,中共党员占31.7%。
“同时,我们还将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群众举荐相结合,重点从调解行家、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农民党员和村民代表等人群中择优选拔,着力打造基层网格员队伍后备人才库。”泉溪镇综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精心精准“育”
“每个星期例行的培训不但能使我们学到更多实操本领,还提升了大家的战斗力、凝聚力,效果非常好。”新进网格员们在谈及日常培训时赞叹道。
据悉,泉溪镇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网格员队伍培训的出发点,科学化、系统化设计培训体系。在理论培训方面,泉溪镇邀请来公安民警、消防救援骨干、调解行家等业务领域专家开展流动人口统计、消防安全和生产安全、矛盾纠纷化解等主题宣讲,另一方面则鼓励大家“走出去”,与兄弟县市网格员队伍进行互动交流,共享网格智治更新过程中的经验心得。截至目前,该镇已组织近百余次宣讲交流活动,效果颇丰。
此外,泉溪镇还参照半军事化管理,制定合理方案后将全镇专职网格员按建制分班,形成作战口号,每月开展一次军训集训,每季进行一次拉练比武,切实提升网格员队伍平战一体的战斗力。镇综治办还根据网格工作时节规律,将年度任务按季设置为“信息采集攻坚季”“政策宣传引导季”“巡查走访服务季”“冲刺总结收官季”,有效提升网格员队伍攻坚克难的能力和水平。
从严从实“管”
为了让网格员更好地履职尽责,泉溪镇着力构建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全方位网格力量管理体系,编制《泉溪镇专职网格员考评办法》作为网格员工作监督的基本依据,建立“平时考核+年度考核+群众满意度考核”有机结合的考评细则,健全能上能下、容错纠错制度,形成网格队伍争相担当、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确保基层网格治理提质增效。
据介绍,泉溪镇综治办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加强网格员日常跟踪管理和服务实效督导,结合月度和年度量化考核分值,动态调整专职网格员的薪酬激励,以体现岗位绩效价值差异。
泉溪镇综治办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加强网格员日常跟踪管理和服务实效督导,结合月度和年度量化考核分值,动态调整专职网格员的薪酬激励,以体现岗位绩效价值差异。
同时,为加强网格员行为约束,重点抓好网格员队伍的作风建设,该镇还制定《泉溪镇专职网格员纪律条令》,全套配装统一工作制服,持续巩固网格员“亮身份、树形象、严作风”的纪律意识。记者了解到,当前,泉溪镇已经连续五年获评全县网格工作优秀单位,网格队伍中当选省级优秀网格员1位,县级优秀网格员48人。
用心用情“爱”
“能在网格员这个集体中,我感到十分温暖。我觉得大家拥有着共同的人生目标,彼此之间相互照应,一起成长,只有这样的氛围才能造就一支团结的网格队伍。” 网格员代表告诉记者,泉溪镇通过拓展关爱环节,不断激发网格员干事创业热情,积极营造团结友爱的工作氛围。
“一直以来,泉溪镇每年都对年度考核优秀的专职网格员进行通报表彰,推荐网格员优先作为党员发展对象和入党积极分子、纳入村后备干部培养、参选两代表一委员。”相关人员表示,为统筹推进党建、群团活动开展,加强网格员之间日常交流,泉溪镇成立了网格员工会,并创建“网格员之家”场所,以此调节网格员队伍身心健康。除此之外,为进一步完善网格员的心理建设。该镇还深入实施领导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及时跟踪关心网格员工作思想动态。开展暖心行动,传统节日到户慰问生活困难网格员,并组织举办学习经验分享系列爱心课堂,定期疏解网格员子女教育压力。
编辑:ym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