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山西 让人民感受公平正义 - 法治 - 法治天天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正文

法治山西 让人民感受公平正义

来源:山西日报  作者:  2019-12-25 12:02:46

  今年以来,全省政法机关始终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绝对领导,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做好维护安全稳定、推进扫黑除恶、创新社会治理、深化政法改革、推广智能化系统等各项工作。全省社会大局平稳有序、持续向好,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公安机关雷霆出击、强势推进,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相关工作一直处于全国第一方阵,取得了明显成效,极大地带动了全省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向好。全省城乡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创下历史新高。值得一说的是,我省公安机关把打击文物犯罪工作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结合起来,严厉打击盗掘、盗窃、倒卖、走私文物犯罪活动,有效遏制了文物犯罪多发势头。

  我省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科学谋划推动,积极探索实践,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打造富有山西特色的党建引领、“三治融合”、多元参与的市域社会治理新格局,构建富有活力、富有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有力提升了社会治理整体水平。太原市建立“社区居民议事厅”591个,解决居民日常问题9100余件,满意度达85%以上。

  我省全面深化政法领域改革,优化政法机关职权配置,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执法司法规范化建设,推进政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全方位深层次政法领域改革新格局,切实提高法治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省法院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推进司法责任制落地见效,完善绩效考评制度;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努力实现案件办理提质增效;及时把“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的成果常态化、制度化。

  我省加快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推动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切实提升了政法工作现代化水平。全省公安部门已建成立体化信息化治安防控平台、执法全流程智能管理平台、立体打防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工作平台等14个业务平台。“一网通一次办”平台涵盖了户政、治安、交管、出入境等375项审批服务事项,实现了数据支撑、智能指引、一网通办,极大地方便了群众。

  “法者,治之端也。”我省把建设法治政府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深化“放管服效”改革,不断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着力健全科学、民主、依法决策机制,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政府工作法治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

  回顾2019年,一项项扎实举措,一件件法治大事,回应着人民群众对安全、公平、正义的更高需求,交出了一份有温度、有厚度、有分量的法治答卷。

  “三晋通”成便民利企“掌中宝”

  “这个手机App功能很强大,以后很多事不用跑政务大厅了,手机上就能办。”12月23日,太原市民张晓燕拿着手机给记者演示“一部手机三晋通”App。

  从手机上蓝色“三晋通”图标点击进入,手指一划,社会保障、户籍办理、法律服务、医疗卫生、税收财务、出境入境、住房保障、证件办理等23个办事主题尽现眼底。主题之下,彩色圆标又将具体事项分门别类,轻触进入页面,围绕办理、查询、审批、预约、缴费等5项服务功能,个人情况一一在本人手机屏幕呈现。

  “一部手机三晋通”App是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的新成果。10月10日,我省“一部手机三晋通”App(1.0版)正式上线运行,养老保险查询、生育登记、临时身份证明等521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掌上办、指尖办”,并实现省市县乡村五级联通、一网通办。

  据悉,“一部手机三晋通”App先后完成三次迭代升级。目前,可办事项总量已增至1178项,其中,查询类316项、办理类133项、预约类64项、审批类632项、缴费类33项,可办事项涉及厅局增至31个。“三晋通”真正成了便民利企的“掌中宝”。

  全媒体直播推进司法公开

  11月27日15时30分,“正在执行——晋法出击”全媒体直播活动准时开始,全国百余家媒体聚焦山西,看直播、聊执行、话诚信。通过电视、网络、移动客户端持续4小时不间断直播现场实况,网络点击量达到1.29亿人次,35万人次在网络直播间互动、点赞。

  12月5日,省直机关领导干部在太原中院集中旁听行政案件庭审,省直各单位共1.7万余名国家工作人员在中国庭审公开网上“线上”同步观看了该案的庭审直播。

  “双12”期间,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首次以直播方式进行网络司法拍卖引爆全网。短短一个小时,9000多人围观,最终司法拍卖成交58件标的。

  全媒体直播抓“老赖”、全媒体直播花式体验司法拍卖、全媒体直播看庭审,全媒体直播让你足不出户,可以共同参与、一起见证的普法公开大课堂。今年以来,山西法院积极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适应新媒体时代舆论传播格局,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推进司法公开、司法宣传工作。每一次点击,每一次直播,都代表着人民法院法制建设水平的提升和进步。

  认罪认可从宽工作受到肯定

  “我认罪认罚,能否宽大处理?”11月16日,段某哭着向晋中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咨询,她非常后悔自己的行为。段某是一起刑事案件在押犯人的妻子,因丈夫被关押,心情郁闷,夜间喝酒后驾车,被交警以醉酒驾驶查获。办案检察官在全面阅卷、核实案情的基础上,运用认罪认罚从宽政策,启动了社会矫正评估程序,最终向法院提出对段某适用缓刑的量刑建议。

  省检察院检察一部宋晋民主任介绍,认罪认罚从宽,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愿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对于指控犯罪事实没有异议,同意检察机关的量刑意见并在辩护人或值班律师的见证下签署具结书的案件,可以依法从宽处理。

  我省各级检察机关上下联动、持续发力,全省认罪认罚从宽工作积极推进,成效显着。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比率逐步提升。截至2019年11月,全省检察机关刑事犯罪案件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9282件11608人,11月占同期办结刑事案件和人数均接近70%,认罪认罚从宽工作增幅全国排名位居前列,受到最高检领导的肯定。检察机关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得到充分体现,全诉讼效率进一步提升。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显着

  山西青铜博物馆今年开放了,这是一座极为特殊的博物馆,除了它陈列的许多文物都是“国宝重器”,更奇特的是,这其中的大部分珍贵文物还有另外一重“身份”——追缴回的被盗文物。观看完展览的群众通过电子留言屏和留言簿直抒胸臆:“致敬扫黑除恶的一线人员”“扫黑除恶,利在千秋。”……一句句发自肺腑的感言,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

  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根据中央统一部署,我省撒“天网”、出重拳、挥利剑,迅速形成强大的社会合力,以雷霆万钧之势,在三晋大地掀起了坚决摧毁一切黑恶势力的专项斗争。按照中央政法委关于延伸打击的工作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公安厅将打击文物犯罪作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第一重点领域,不遏制文物犯罪决不收兵。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对此作出重要批示:“工作有力,成绩显着,望继续努力,保持打击强度,取得更大战果。”

  此外,省委、省政府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周密实施,持续保持对涉黑涉恶犯罪的高压态势,全省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高。今年以来,我省共打掉92个黑社会性质组织,破获4528起案件,刑拘3860名嫌疑人,查扣资产131.8亿元。

编辑:余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