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法治论坛”在沪召开
本报讯(记者孔令泉) 近日,由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会联合发起的“长三角一体化生态环境法治论坛”在复旦大学法学院举行,探索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生态环境法治建设。
在论坛上,上海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副主任林仪明和复旦大学法学院张梓太教授分别就“检察机关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进展”和“长三角生态环境法治一体化的几点思考”作主题发言。江苏省高级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刘建功和安徽省高级法院研究室主任、环境资源审判员额法官张红生分别就审理环境案件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疑点问题等表达观点。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马勇介绍了当前环境公益诉讼进展现状,并提出若干问题思考。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长三角一体化下的环境公益诉讼与生态损害赔偿”和“长三角一体化下的环境执法、司法与守法”议题展开讨论,探讨了检察机关环境公益诉讼实践、环境司法审判实践中的相关问题以及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实践的困境与破解、污染环境罪主观要件研究等课题,讨论了环境资源审判视角下的生态环境法治建设、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企业环境管理中的实践、环境风险管控和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实践等课题,并就长三角一体化下的环境法治展望,介绍了上海市进行环评制度改革的背景、内容及改革打算,探讨了环境行政处罚听证程序的制度价值和实践、中国环境司法专门化发展的功能定位与路径选择等课题。
本次论坛由上海市法学会环境和资源保护法研究会、复旦大学法学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三分院联合主办。来自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最高法、生态环境部、长三角地区法院、检察院、环境执法部门、高校、专业环境法律团队和企业约250余人参加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市法学会环境和资源保护法研究会会长、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梓太主持。
编辑:余仁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