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70年·一字看安徽——造 - 法治 - 法治天天报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法治>正文

精彩70年·一字看安徽——造

来源:  作者:  2019-09-19 11:14:51

  轻量化,汽车工业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何在“减重”与“稳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考验着全球汽车厂商的智慧。

  高强钢间接热成型,汽车轻量化工艺的巅峰。在它的应用下,车用钢板质量降低25%的同时,安全性能反而更高。但在以往,这一工艺所需的压力机成型线一直被国外厂商垄断,价格高达惊人的2亿元。而现在,这一局面被合肥合锻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打破。

  8月末,由合锻智能自主研制的“2600吨高速间接热成形液压机”在奥钢联金属部件(沈阳)有限公司联调成功。后者是奔驰、宝马等品牌的车用钢板供应商。

  合锻智能厂房

  “性能上,我们与国外竞品相当,价格上,却只有1/10。”合锻智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严建文告诉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奥钢联之前的生产线选用舒勒、APT等德国品牌液压机,“他们认为,用了合锻的产品后,完全能够与前者媲美。”得益于成本的“断崖式”下降,客户的利润空间大幅提升。经此一役,合锻成为国内唯一拥有研制此类设备能力的企业。

  如果说,合锻智能用对标国际一流的勇气和底气刷新着国内高端制造细分领域的新高度,那么,坐落于合肥西南角的惠而浦(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正以智能工厂的落地、投产为契机,加快智能制造的步伐。

  惠而浦智能工厂生产线

  惠而浦负责人透露,在智能机器人、集成化传感器、交互式人机界面等技术的“合力”下,企业一线工人较以往减少了30%以上。人力资源结构优化、人力成本下降的同时,企业生产效率更高、产品质量更稳定。

  合锻智能、惠而浦的故事不过是安徽制造业发展、升级的注脚。

  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的召开,更是对安徽制造业的肯定。

  70年沧海桑田。安徽制造业闯出了一条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籍籍无名到在一些细分领域领跑全国,影响全球的“逆袭”之路。这几年,趁势相关行业政策、承接产业转移、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等“红利”,安徽制造业又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70年风华正茂。当下,安徽正大力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精品制造、服务型制造等“五大制造”,先后制定了《安徽省制造强省实施方案》《支持制造强省建设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台了制造强省、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中国声谷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10条”,助推制造强省建设步入快车道。

  政策给力,发展得利。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五大制造”成效显著。

  江淮汽车新能源车生产线

  高端制造方面,2018年全省新能源汽车销量15.7万辆,占全国的12.4%;生产工业机器人1.1万台、推广应用4400台。

  智能制造方面,2017-2018年,全省16个项目被列入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绿色制造方面,2016年以来,安徽累计退出炼铁产能224万吨、粗钢产能302万吨,提前两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三五”期间钢铁去产能任务。

  精品制造方面,全省共培育省标准化示范企业103户,117项行业标准获工业和信息化部立项发布。

  服务型制造方面,截至2018年底,安徽共获两批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项目、平台)12家,总数位居全国第4、中部第1……

  70年再出发。展望安徽制造业下一步发展,安徽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安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重点是在“科创+产业”路子上走宽走实,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编辑:王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