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有何魅力?一线老教师这样说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当前,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等新技术逐步广泛应用,经济社会各行业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社会整体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日趋明显。教育信息化打破了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使得大量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全体学习者所有,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国许多学校开展教育信息化,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初冬的合肥,小似立春时。记者走进安徽省普通示范高中合肥八中,该校作为安徽省率先开展教育信息化的中学之一,在智慧教育领域经验丰富。“科学在不断进步,不能依赖老的传统,我们的教学方式肯定要做出改变,教育信息化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作为一位有着3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合肥八中的生物老师岳保平很认可教育信息化。
岳保平今年56岁,作为省重点高中的一名优秀教师,默默耕耘在三尺讲台,曾辅导学生参加安徽省高中生物竞赛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他表示,几年前,刚开始接触科大讯飞的教育信息化系统是有些担忧的,“我们老教师操作起来比较慢,并且要完全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还是很有难度,但听到年轻老师的课之后,感觉学生非常有兴趣而且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所以就慢慢开始学习怎样使用信息化系统。”岳保平介绍,“经过自己的摸索和年轻老师、科大讯飞驻校老师的帮助,他用了大半年的时间,终于可以熟练使用信息化系统,现在我们生物组的老师都在用。”
“使用信息化系统对同学们的成绩提高起了很大的帮助。”岳保平分析说,“原来由于班级人数较多,老师不能照顾到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度,现在有了智慧课堂,学生每个人都有一个平板,可以在课堂上直接与老师互动、抢答,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了,课堂效果更好,并且可以促进成绩的提升。”
除了智慧课堂,在合肥八中,智能阅卷系统的应用效果也十分显著。岳保平向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我带5个班的学生,以前批改试卷就要花掉大半天的时间,现在有了智能阅卷系统,每次考完试之后,老师只要花费几分钟的时间将试卷扫描到电脑里,科大讯飞的这套系统就可以将学生的答题情况精准的分析出来。
岳保平向记者展示了智能阅卷系统的分析结果:“这其中包括了每道题的得分率、答对人数和答错人数,包括哪些同学答错了、具体错写或者错选了什么内容,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了讲试卷的针对性和效率,也可以进行班与班的比较,分析整个年级掌握知识点的薄弱环节,这样教师备课时也更有针对性。我觉得这是这个系统做得非常好的地方。”岳保平称赞道。
掌握了学生的学习状况,也就可以践行“因材施教”。据悉,在这套系统下可以对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一目了然,知道哪些知识点是普遍难掌握的、容易出错的;进行精讲后还可以给出举一反三的题目,实现对知识点的巩固。
据了解,在教育信息化的系统之下,合肥八中每隔两个月就会出一本错题集,整合不同班级、不同学科中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还包括学习的重点和上一届学生的学习资料,以提升学习的针对性。
面对记者提出的“人和信息化谁占主导”的问题,岳保平认为:两者间是互补和协作关系,信息化只是作为一种手段,可以提升课堂内外的教育效率,教师在使用信息化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于它,也要更多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不光注重知识传授、也要注重情感交流。
据了解,当前,像合肥八中这样使用智慧教育系统的中学越来越多。科大讯飞在教学、考试、管理等教育关键环节全面布局,形成了覆盖从国家到各省市县区、学校、课堂以及家庭的智慧教育产品体系,与全国多所高校深度合作,服务师生数超过8000万。
编辑:王金雷